Friday 30 April 2010

重温《安域情韵》

《安域情韵》是我的母校——安德逊初级学院中文学会的常年公开演出。毕业后,我每年都有回去学校捧场、支持学弟学妹。直到几年前,由于出现SARS疫情,导致《安》停办了两年,也从此切断了我跟演出之间的联系。

多亏学弟学妹的帮忙,时隔几年,我这个学姐今天(30/4)终于有机会回返学校,观赏《安2010》演出。

同届的华会朋友都无暇出席,让我有些迟疑,该不该去看演出,尤其明知自己应该是当晚“最老一届”校友。😂但我心里很渴望回去看一看,便下定决心出席。

从学校毕业至今已有16年,一踏入校门,就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。学校的变化很大,增添了很多设施,即使我经常搭巴士经过学校,却还是对校内的变化惊叹不已。

抵达礼堂,我向接待处买票后准备进场。在门口收票的场务(usherer)学弟,居然用英语跟我说话!其实,以前就曾听说过:学生华文水准降低,导致中文学会出现青黄不接、参加人数不多和水准大跌的情况。但还没进场就遇上了,还是让我大感惊讶。中文学会叻,用英语未免太奇怪了吧?😑

进场后,学弟HH发现了我,便招呼我过去跟其他学弟妹一起坐。哇,他们个个都带了另一伴来捧场,有的还已经结婚、大腹便便了。我对大家的印象却还停留在以前可爱、清纯的学生模样,呀达~ 许久不见,大家难免有些生疏,几个学妹的名字,我甚至记不起来,真丢脸!😖

回头一看,发现以前教过我的华文老师,居然坐在后面一排!老师刚好也看到我,我便叫了一声“老师”。原来,老师已经退休了,目前过着“鹤似云游的生活、脱离制度”(据他自己形容)。一方面替老师高兴,但脑海里又对他的言外之意,闪过一个念头:难道是老师对教育制度心灰意冷,才选择退隐吗??......

演出开始,司仪一开口,便是非常字正腔圆的京片子。不用说,一定是来自中国的学生。可是,接下来呈献的三部戏剧,几乎清一色是操中国腔的演员。我没有恶意或歧视,甚至对整场演出流利、标准的华语水平赞叹不已(我们以前的水准可没那么好!),但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。另外,我因为听不惯他们的腔调,他们说话的速度也太快了,结果一些情节和对白,我完全“catch no ball”。不止是我,就连观赏演出的学弟妹也有同感。这或许点出了本地人和新移民在沟通方面的问题吧?

从这场演出也可以发现:新一代的学弟妹跟我们这一代之间的代沟。正如同时下青少年喜欢的事物,演出中也能看到学弟妹使用多媒体、hip-hop舞蹈(而且还是用来呈献乩童作法的动作!)等表演方式,让我对新一代的大胆创意佩服不已。回想起我们以前呈献《安》演出时,可是一板一眼、平铺直叙。

当然,演出地点也是关键:以前我们只能在狭小的Theatrette(小讲堂)表演,演出受到局限;现在的学生可幸运多了,能够在灯光音响设备完善的宽大礼堂表演,感觉当然不一样。另一点让我羡慕的是:这一代的演出宣传册子,居然是采用出版印刷的!根据我过去在出版社编辑的经验,就算是1C(黑白单色)印刷,但印制两、三百份、共12页的滑面纸质、比A5小一点的册子,加上美术排版,也得花几百块钱吧?回想我们那几届的《安》演出,可是低成本制作,只能靠手写+复印机+人工折册子的方式,来制作演出宣传册子。是因为现代的学生较富裕吗?还是学校更愿意花钱在学会上??

我也发现,《安2010》呈献的3部剧,题材都很沉重、悲情、黑暗。虽然很有深度和思考空间,演员的演技也几乎跟外面剧团不相上下,但我觉得:似乎少了学生时代应有的快乐单纯色彩。

演出不到9点就结束了。令我喜出望外的是:在谢幕时,学弟妹们居然唱起了华会传统的<谢幕歌>!原本还担心这项传统会因为SARS那几年、演出停办而失传。经他们这么一唱,又勾起了我的回忆!过了这么多年,我连歌词和旋律都想不起来了,真惭愧。学弟妹们唱得不错,但节奏稍嫌太快,也少了停顿,听起来好像他们在赶场似的。唯一遗憾的是,另一项传统——“华会/校友、万岁!”口号并没有出现,实属可惜。

散场后,我跟着HH等学弟妹一起到附近的Mac聊天、吃东西。但周末人多,我们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了AMK Central的KFC。其实,这家KFC可说是我们每届华会学生和校友在《安》演出结束后、必去的地点。我们原本没打算要延续这个“传统习俗”,但冥冥中还是安排我们这么做了。呵呵~ 我们边吃边聊观后感、彼此和其他华会成员的近况等,还暂定日后要办一个校友团聚会。

原来,华会在大家心中都留下了美好回忆,也因此成为系着大家友谊的一条线。纵使现在的安初华会已经同我们这代几乎脱离了关系,但我相信:若干年后,当他们也成为校友、一起回到母校看《安》演出时,应该也会跟我们一样,回想起自己曾为《安》演出筹备时的那份感动,并珍惜着那条将大家系在一起的华会线吧?

华会,万岁!!